今年31岁的陈阳1997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公安局黎阳派出所户籍内勤民警,负责派出所户政业务和网络维护工作。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她认真学习各种政治理论书籍,积极熟悉掌握大量公安业务知识,工作中任劳任怨,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严格文明办事,热情周到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级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她以诚恳、勤奋、敬业的工作精神,使户籍服务窗口成为连接警民关系的纽带,赢得了群众赞誉,在户籍管理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真诚、正气、热情写下了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动人故事。
立足本职为群众
户籍工作虽然很平凡很琐碎,但它却是基层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户籍管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窗口,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警民关系和公安机关的公众形象,陈阳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从事户籍管理工作10年多,深深懂得这一岗位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窗口的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服务,使居民群众来办事时有一种舒适、温馨如家的感觉,陈阳准备了意见簿、预约登记簿、警民联系卡,每天以阳光般的笑容迎接每一位群众的到来,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办事有回声”,使来所办事的群众深感亲切,她还以自己娴熟的业务技术办理户籍、证件,既规范快捷、又无差错,减少了群众的等候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工作时间上,她从不迟到、早退,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按时保证服务群众;遇上所里停电,不能当场办理的户证工作,她就让群众把户口本等相关资料留下来,晚上来了电再加班办理;遇到休息日,群众有急需,只要打个电话,她即刻赶到,毫无怨言;她还曾多次为特困户垫钱办理户籍和身份证,为孤寡老人送证上门,给在浚县创业的外来客商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
“有事就要去做,有任务就要去完成”,这是陈阳常说的一句话。
户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又需要耐心的工作,陈阳时常提醒自己,她每天都重复的小事,对老百姓来讲可能就是大事。有的老百姓也许一辈子就找她办一次事,只有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戚、朋友,他们才会信任她。户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许多事项需要民警实地调查,许多群众不理解,经常听办户口的群众抱怨说户口材料繁杂、办理时间长,对此,陈阳总是耐心倾听并详细解释,从不与群众争执,她深刻体会到群众办事的不易,坚持“换位思考”,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细心询问,耐心答复,直至群众满意离去。
去年11月份的一天,一位老大爷匆匆忙忙来到户籍室,说自己退休了十多年,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户籍在哪里。通过询问得知,老人十多年前就把户口迁了回来,陈阳随即查询微机,发现老人的户籍确实不在黎阳派出所辖区。听说户口没有着落,老人急得头上见了汗,见此情景,陈阳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一方面告诉老人让村委会出具证明,一方面又联系其原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证明传真过来,通过努力,该居民很快就办好了户口。事后,这位居民非常感动,特意到户籍室将感谢信送到陈阳手中,以表达谢意。从事户政工作几年来,陈阳把群众当作亲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竭尽所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以自己的工作能力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
兢兢业业为工作
参加工作10年来,陈阳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户政业务工作。如户口清理整顿、人口信息纠错、人口信息照片录入等阶段性突击工作,虽工作量很大,通过加班加点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因此每年的户政工作评比中都在县局名列前茅。平时,她放弃休息时间,刻苦钻研,虚心请教,努力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从而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平时的工作中,她能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地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在实际工作当中,她几乎每天上午的工作时间都要延时到下午将近1点钟,平均每天为群众办理户口80人左右,加班便是经常的事。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至少10点钟以后,双休日也很少休息。
黎阳派出所是一个辖有9万余人口的农村大所,07年换发“二代证”任务为25300个,任务量大,工作艰巨。07年以来,由于该所辖区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且外出务工人员中多为符合换发“二代证”对象的16周岁以上公民,家里所留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小孩,再加上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农村进入三夏和秋忙季节,群众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到派出所办理“二代证”。特别进入8月份以来,“二代证”换发进入攻坚阶段,恰好该所辖区内发生了“8.26”命案,该所有9名同志被抽调到专案组。在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陈阳发扬“迎难而上、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和工作作风,以最佳的工作状态带领户籍室全体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动用一切力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