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从小在乡村长大的缘故,我对乡村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情感。
童年的回忆里是没有小城的,村庄虽小,但却被绿树花枝环绕,倒也显得几分恬静。
村里的人祖祖辈辈似乎早已习惯了反反复复走在坎坷的泥泞路上,默默地耕地种田。偶尔黄土地里奏起那雄浑高亢的乐曲,那恰似天地间最凛然的浩然正气。
乡村土墙居多,或许正是它有冬暖夏凉之优势吧。村里人似乎都喜欢晚睡早起的,倘若谁家的谁谁睡到日落西山,终日游手好闲,是会让村里人所不齿的。农家院都特大,当四季的风从村庄的上空掠过,吹散了片片烟云,鸡鸣狗吠声、卖东西的吆喝声,不绝入耳。间或传来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温馨笑声,也会醉醒初春的杨柳,迎来夏日的和风……
当早晨迎来朝霞的第一缕微笑,整个树林的叶子越发新绿,晶莹剔透的露珠,颤巍巍地摇摆在绿叶丛中,仿佛黎明时分争着赶赴一个盛大的舞会。村庄啊,原野啊,待到朝霞隐退,旭日冉冉升起之时,都洒满了黄灿灿的金。
田间小路阡陌相通,走进村庄的路也是四通八达。路两侧的柳树、榆树居多。孩童时,约几个三五好友,“蹭蹭蹭”地爬到树上,摘些鲜嫩的枝条编草帽,或者把柳叶掳掉拧口哨,清脆的哨声响彻林间。
秋天,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极具韵味的丰收图。到处呈现出一片迷人的金黄:金灿灿的玉米,沉甸甸的谷子,日暮时分,炊烟从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被女人拾掇得干干净净的院子的葡萄架下,男人在餐桌前捧起粗瓷大碗,碗里酌满自家酿的米酒,乡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