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地方公开热线电话多达数十个,却存在电话难打通、难沟通、难办事等问题,在拨打东北某中心城市的市长公开电话时,记者连续拨打多次,均无法接通,也无任何语音提示信息。上述现象中的热线电话虽然与报警电话存在不同,且上述情况在二支队也不曾发生,但是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再一次引起我们对报警电话的重视。
上述现象引起了二支队领导班子的重视,特别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报警电话不能成为公开的聋子。一般人不会无事拨打报警电话,往往是出了事故,双方协商不成,急需民警处理,才会拨打报警电话。因此我们不能让报警电话一头热一头冷,这相当于对老百姓迎头泼冷水。因此要求接线员树立公共服务理念,急当事人之所急,把当事人的利益真正放到心上。
第二,报警电话务必保持24小时畅通。接线人员之间要做好交接工作,换班前后坚决不允许出现无人值班的情况。只要报警电话响起,务必做到及时接听。除此之外,接电话时的用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不允许出现用语不规范、态度不耐烦等问题。
第三,做好报警电话的登记、留存、反馈、监督问责机制。及时准确地做好报警信息的登记工作,相关登记簿要留存备查,接到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为当事人联系民警,迅速出警处理相关事故。如果接到当事人投诉,倒查到人,对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如果造成严重后果,要严格追究责任,决不姑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