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来无形去无踪,它戴着朦胧的面纱,阻碍着水、陆、空交通正常运行,不断引发交通事故,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危害人体健康。一旦碰到大雾,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就会立即采取交通管制,对于这种管制措施,您的心中是否有很多疑问?
哪些因素会导致封路?
导致封路的因素大体分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天气变得极端恶劣比如大雾、台风、强降雨、特大冰雪天气、自然灾害等。由于恶劣天气对道路的通行影响很大还需要大量人力对道路进行抢通、清理。因此这些自然因素导致的封路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时间。
封闭高速公路依据是什么?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高速封闭为什么还有车辆行驶?
因为高速交警、高速路政、高速公路管理处等各管理部门均会增派车辆,加强对封闭路段的巡逻和观察。正常情况下,驾驶人看到的封闭区域通行车辆均为管理用车(一般情况下,对已在主路通行的车辆采取分流措施,不采取截流措施,看到此类车也属于正常)。
为什么还不让上高速?
站口等候群众很纳闷,明明已经阳光明媚,一点雾也没有,为什么还不让上高速?大家看一下这张对比图片就明白了:左图为郑州东部的京港澳高速郑州段,右图为郑州西面的连霍高速郑州上街站分流点。原因只有一个:团雾。正因为团雾,东边大雾弥漫,西边却是阳光明媚。
这也造成了有些驾驶员反映驾车行至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在收费站口处可谓是“晴空万里”或是能见度良好,却被高速交警告知前方有雾不让通行,让人不能理解。河南地处中原,空气相对潮湿,秋冬季雾天较多,特别是“团雾”多发。有时高速公路收费站口能见度良好,但是前方几公里处,就可能是大雾弥漫,能见度非常低。而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往往几十公里才会有一个出口,为了确保安全,高速交警必须在雾区前方收费站口处甚至更远的距离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还有些驾驶员反映,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路面能见度良好,但却被高速交警以“前方有雾”为由分流下高速公路。出现这种情况同样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在高速公路上采取主线分流措施,只能在能见度良好的收费站下道口采取,而在有雾的地方主线分流,司乘人员和执勤民警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很多恶性多车追尾事故比如前面提到的几起交通事故大多是因为行车途中突遇能见度极低的“团雾”引起的。
主线已通车为什么还不能上?
主线通行就意味着收费站入口也即将放行但是,高速交警根据道路线型、车流等情况实行统一管理,为确保整条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避免大流量短时内集聚发生交通事故产生新的拥堵,一般会实行先恢复主线通行后开放收费站入口的分阶段放车。
团雾的危害有多大?
有一种叫做“团雾”的天气现象,它“行踪诡秘”,被称为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由于团雾预测预报难、区域性很强,车辆难以提前得到通知或警示,等驾驶员意识到有雾的时候,已进入团雾中心了,有时驾驶员刚从一团雾中出来,可下一团雾却又在不经意间降临,让人防不胜防。团雾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在1~5km,范围之外视线清晰,范围之内则一片朦胧,严重时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因此,如果它突然出现,很容易诱发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
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浓雾、团雾造成多车连续追尾事故屡有发生,损失严重,极具杀伤力。
高速路上与团雾“不期而遇”,该怎么办?
进入“团雾”前,如果距离和车速都能满足变道条件,打开雾灯、近光灯和危险报警灯灯,减速驶入最右侧车道,然后尽快找到收费站或服务区驶离高速主线。千万不能就地停车,以免导致追尾事故。
不要随意变道和超车,避免急刹车,要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间歇按喇叭示意车辆位置。
如果不能驶离高速公路,应选择紧急停车带或路肩停车,并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放置停车警告装置,将车上乘员转移至安全地带,等能见度好转时再尽快驶离。
特别提醒:如果在雾天行车时遇到事故或者故障车辆不能移动的,切记一定要开启双闪灯,并在车辆后方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防止因后方车辆刹车碰撞造成二次事故;驾乘人员一定要及时撤离到高速护栏外,并拨打报警电话0393-8622757求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