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河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联合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召开全省高速公路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传达贯彻中央领导、省委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
6月18日省公安厅厅党委扩大会议精神,通报浙江温岭“6.13”事故有关情况,分析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形势,对全省高速公路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会议指出,我省自今年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车解禁通行以来,全省高速交警系统坚持底线思维,聚焦风险隐患,强化管控措施,落实管理责任,全力防范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省这项工作起步较晚,除浙江"6.13"事故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外,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完善、服务区危化品车专用停车位设置不科学、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较其他省份更加突出,风险隐患更加集中。一是事故发生起数呈上升趋势。全省高速交警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百日行动、“减量控大”等行动,通行秩序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但是涉及危化品车辆的事故与全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的总体形势形成反差。二是事故造成的危害后果及影响大。近10年来,全国共发生7起因危化品运输车辆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其中发生3起特别重大事故。危化品运输事故不发生则已,一发生危害巨大、死伤众多。三是危化品车辆高速公路肇事问题突出。近10年来的7起危化品运输车辆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全部发生在高速公路上。这也反映出高速公路是危化品运输的主要通行道路,是预防危化品事故的路面主战场。四是追尾碰撞和侧翻泄漏着火是主要事故形态。我省今年以来发生的涉及危化品车辆事故中,车辆侧翻泄漏、货物自燃、追尾碰撞等是主要事故形态。
会议强调,全省高速交警、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运营管理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发扬70周年大庆安保和疫情防控期间展现的奉献精神和优良作风,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全力维护全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一要摸清实情底数。全面摸排当地危化品生产运输企业和通行辖区路段的危化品车总体数量、运输流向、通行路线、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建立数据管理台账,梳理分析危化品车通行集中和交通违法、事故突出的重点路段和时段,动态调整管控措施。二要整改安全隐患。除加紧完善危险时段、危险路段禁行,限定安全车速、服务区停放区域等措施外,对本辖区内危化品车常用路线进行集中排查,重点排查匝道转弯半径、坡度、限速值等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交通运输部门和运营单位,要求限期整改,防范事故发生。同时,联合运营管理单位加紧更新替换新增危化品车警示、提示、禁止等标示标牌。三要依法严格处罚。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好危化品车辆通行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危化品车通行量集中的路段、时段增加警力、装备,加大巡逻管控和路面检查力度,强化动态执法和车辆通行动态监控,做好路检路查,严查严处危化品车违法行为。特别是要积极会同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用足法律手段,严管重罚、上限处罚,该处罚的处罚、该降级的降级、该停业的停业、该关闭的关闭。对危及公共安全涉嫌犯罪的,一律立案侦查,坚决追究刑事责任,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和自媒体,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四要压实主体责任。今年是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其中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是9项行动之一,要善于借力、顺势而为,积极配合应急管理、交通运输部门开展危化品运输专项治理,全面排查建档,集中清理隐患,强化宣传教育,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推动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五要强化应急处置。积极会同应急管理、环境、卫健、交通运输等部门, 建立健全危化品相关事故的救援联动机制,明确任务分工、配合事项。按照不同危化品的特性,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预案,规范应急程序,细化工作措施, 定期开展专项演练。开展常见的危化品物理类别、特性、处置方法、安全防护等知识专题培训,并为一线民警辅警配备专门的防护装备,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防护自身安全等能力。
高速交警总队、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有关班子成员,交投集团、收费还贷中心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高速交警总队机关各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高速交警总队直属各支队班子成员,各省辖市高速支大队负责同志,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同志和养护部门负责同志及各收费站站长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