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保卫是重中之重
7月20日起,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上海赛区主赛场的上海体育场实施封场。在这一封闭区域内,将建成三道防线:第一道验证验票系统,持证、持票人将票证往仪器上一照,相关信息立即传到后台管理系统,马上真伪分明;第二道核辐射检测系统,可有效防止放射性危险品进入场馆;第三道人身物品和车辆安检系统,由30余套X光物品检查仪、90余扇安检门和多套车检系统把关,对所有持证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全面安检。这三套系统全部采用最新科技,其中防辐射检测系统更是首次在上海使用。
运动场内,监控设施和自动化设备为点多、线长、面广的体育场内执勤区域拉起了一张无缝执勤信息网。奥运安保指挥中心里,指挥员只需点击鼠标,旋转监控台手柄,就可以切换体育场周边不同的监控视野,每个执勤哨兵、哨位及目标周边都可以即时看到。
此外,定点检测和巡逻监测系统随时可对放射性物品、生物化学品和毒剂等可能影响赛事安全的情况进行检测。
除了先进设备,由公安、武警、保安等力量组成的安保队伍24小时警戒巡逻,确保场馆安全。66个看台也加强了安保力量,可依法稳妥处置体育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每场赛事期间,由工兵、消防、环保、卫生组成的应急处置力量和测排爆、核生化处置、医疗救护等应急车辆,随时准备处置突发事件。
赛场周边的68条公交线路、1600余辆公交车都已安装“黑匣子”和监控探头,嗅爆犬、手持探爆仪,这些新的探爆手段将在轨道交通八个枢纽站发挥作用。地面交通严防死守,空中安全也不放过。7月20日到9月1日,上海上空禁止一切利用航空器进行宣传、商业、比赛的飞行活动,确保比赛安全。
人性化举措让市民更安心
如果说奥运会比赛场馆是“点”,整个社会环境就是此次奥运安保的“面”。“点”、“面”结合方能留下一届安全精彩的奥运会。
“面”上的工作早在年初就已着手准备:上海警方加强了上海体育场、徐家汇商业区等重点地区、重要场所的安全巡查,必要时可针对性查验过往行人的身份证件或可以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机场设置起两道安检防线,凡进入机场区域就要检查,而铁路上海站、上海南站,7月12日起百名特警持枪携犬24小时巡逻检查。在上海长途客运总站,首个封闭式安检通道正式启用。此外,超过250个专用安检通道密布轨道交通各大站点,携包乘客都可能被要求开箱安检……目前,上海27家应急联动单位都已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投入奥运安保工作。
社会面管控力度加强,势必给市民生活带来影响。但一些人性化举措却让“安保”这一严肃问题更亲民。记者在已封闭的体育场发现,封闭区域很小心地“剔除”了紧靠体育场的第一健身区,供平时来此锻炼的居民继续使用。而零陵路靠近体育场一侧的人行道被隔离线拦出三分之一供武警站岗,但为了让出盲道,站岗武警每天必须面对骄阳炙烤,无缘享受近在咫尺的树阴。
在制定的安保方案中,也有大量人性化细节:比赛期间,上海体育场周边道路交通临时管制时间具体到以“分”为单位,有关部门经过实地观测、精密计算,确定了这一时间方案,在确保比赛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交通管制给周边市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大家都是平安奥运志愿者
7月的一天下午5时45分,南京路上一栋商务楼内忽然警铃大作,六楼一间办公室内发现了“可疑冒烟物品”。正在楼内工作的上百名工作人员按预案在15分钟内疏散出大楼。人员疏散15分钟后,可疑物品被确认并无安全隐患―――这已是这栋商务楼半年内进行的第二次安全疏散演练。而这样的公共安全应急演练,在居民小区、重要场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等广泛开展。
“北京奥运会的特点之一是动员广大民众的参与。”上海的奥运安保工作,不仅有志愿者配合安保人员在场馆周边引导观众分道安检等措施,场馆周边乃至全市也动员居民社区、邻里之间互相守望。
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公安局日前也决定,对群众在奥运安保期间主动提供线索涉及暴力恐怖事件、境内外非法组织和造成涉奥人员及外籍人员伤亡的案(事)件、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及重大刑事案件的,将给予奖励。
“多掌握一些突发事件应急知识,不仅是在为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作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也是为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做准备。”一位大学生这样说,每一个市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当上平安奥运的志愿者。